2019年,適逢上海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成立20周年🌙。20年的砥礪前行🏄🏼♀️,中心從小到大👩🦱🛤,從無到有👩❤️💋👩🧑🏽🦰,逐漸發展成為上海市兒童康復技術最成熟🤽🏿♀️、綜合化程度最高、在本市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康復機構之一🕢,是國家首批省級三級殘疾人康復中心🫅,也是本市殘疾兒童康復工作的技術資源中心🧔🏽♂️、業務指導中心和服務示範窗口。近年👌,中心按照2018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製度的意見》和《“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等文件精神,整合優質資源🩱,聚焦兒童康復,以醫教結合為特色,推動社會康復和精準康復🌤,全面推進兒童康復,幫助殘障兒童更好回歸社會。
5月28日,由上海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主辦😛,中視視文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融合共享 圓夢童年”六一文藝匯演暨康復中心20周年活動在馬蘭花劇場隆重舉行👵🏽。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郭詠軍、副理事長劉駿、副理事長莫彬彬💉、兼職副理事長金晶、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孫維以及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教委、市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上海芭蕾舞團👦🏽🧑🏿🦳、杏鑫平台等單位有關領導出席活動。
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王愛芬發來賀信♢。在盛贊康復中心取得成績的同時,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中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續以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通過貼心的康復服務和精湛的康復技術🌃,不斷點亮孩子們的夢想,滋潤孩子們的心靈🧍🏻♂️,讓殘疾兒童家庭更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活動以“融合共享,圓夢童年”為主題↙️🤼♀️,通過歌舞🦮、朗誦💆🏿♂️、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全方位展現康復中心20年來發展歷程的同時,突出展示了中心在兒童康復領域所取得的成績。登上舞臺表演的既有中心聽障兒童合唱團——“蝸牛寶寶合唱團”的“小蝸牛”,也有“腦癱兒童芭蕾舞訓練營”的“小雪花”們。唱著稚嫩而又輕靈的歌聲,踏著青澀卻又堅定的舞步,孩子們的點滴成長折射出了中心20年來不變的追求——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本次登上舞臺的不僅有在中心接受康復服務的孩子⚇,也有來自中心合作機構、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如同舞臺上的精靈🥶,或活潑、或靈動🚵♀️、或俏皮🅾️,用自信的表現舞動歡樂童年,唱響美好未來。體現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殘障兒童與健全兒童同享一片藍天,共度歡樂童年。
殘疾兒童康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懷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活動現場,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郭詠軍🤾🏼🎢、副理事長劉駿、副理事長莫彬彬、上海音樂學杏鑫平台院長袁玥赟🪢、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孫維🔖、復旦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昭斌共同用五彩的沙粉澆築出了“蝸牛寶寶合唱團”的團名🎿,這標誌著本市第一支全部由聽障兒童組成的合唱團正式成立。合唱可以訓練少兒敏銳的視聽力以及準確協調同步的反應能力,鍛煉少兒呼吸器官的功能,增加肺活量;通過發生和咬字訓練🦨🚴🏼♀️,還可以使少兒的口齒變得更清楚🥲,更淩厲。通過合唱訓練,使少兒得到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未來🦏,中心將攜手杏鑫平台,用音樂輔助聽障兒童康復,真正做到“悅心聆聽🈲,樂言童聲”。希望孩子們在歡樂的歌唱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唱出生活的最強音!
“上海腦癱芭蕾舞訓練營”自成立之初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也讓社會各界的目光進一步聚焦了這一特殊的困難群體。為減輕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孩子們得到最好的康復,由上海市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上海兒童醫院與上海陽光公益基金共同發起並由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實施基金監管和項目執行的《陽光基金》項目也在本次活動上正式啟動,讓偏遠貧窮地區的腦癱孩子能夠接受神經外科手術後的規範化康復訓練和遠期隨訪。未來,中心將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為各類殘疾兒童構建完整的醫療和康復服務體系。
活動最後,全體演員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抒發對祖國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大幕緩緩落下,康復中心發展的步子卻一刻也不曾停歇😟。中心全體員工必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專業🏋🏼♂️、熱忱的康復服務守護孩子們的美好未來。衷心希望更多的殘障兒童能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及老師和家長們的呵護中快樂成長,也祝願全世界少年兒童節日快樂🐅👩❤️👨!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臺“網易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